<b id="gqo11"><s id="gqo11"><optgroup id="gqo11"></optgroup></s></b>

<b id="gqo11"></b>
<b id="gqo11"><s id="gqo11"><optgroup id="gqo11"></optgroup></s></b>

我的恩師——董振國先生

日期:2023-01-13   點這兒關注 好文分享

  我的恩師——董振國先生


上個世紀的1963年暑期過后,淄博一中又迎來了新的一屆學生。報到的第一天,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踏進了一個未知的領地。剛經過三年自然災害,吃過糠、咽過菜的生活,莫名的不自信的我,此時小小的腦子里充滿了獨善其身的狹隘思想。來時小學班主任曾囑咐我,說入學后可能讓我擔任點什么職務。因為我小學一直擔任班長,這次升學考試成績又好。而那時我想圖清靜,又受了一些人的蠱惑,認為到了中學當干部會影響學習,所以下決心什么也不干。當我踏進報到之門,班主任——董振國老師早已在桌子后面候著我。準確說是候著每一個報到的同學(大概如此)。當我交上手續,驗明正身,果然老師交待要我擔任班級少先隊中隊長。打小就倔強的我,那時就象中了邪一樣,任憑老師怎么說就是不應承。你想想老師對你的印象還有好嗎?這樣在宣布班級同學職務的時候,中隊長自然另有他人。而我也沒有無官一身輕,在董老師的第一堂語文課上被授于“語文課代表”的頭銜。時至今日我都感激老師,讓我當了他的課代表。這說明老師沒有因為我的不聽話而嫌棄我。


下圖為四年前,已屆八十高齡的董老師,正在興致勃勃給他的老學生們上課。

 

由于我自小好玩耍,進入中學后,雖然學習爭先,但玩起來有時就忘乎所以,經常得到老師的訓斥。一次上完體育課,就在操場上和幾個要好的同學打起球來,這時上課鈴聲響了,同學催促快走,我就說是上自習課,再打一會沒關系。當我們幾個戀戀不舍離開球場,自習課已過了10幾分鐘。本想自習課沒有老師在,偷偷溜回教室,來個神不知鬼不覺。誰曾想董老師查崗就堵在教室門口。罰站是免不了了,更倒霉的是,老師在問明情況后,讓別的同學都回位了,我卻在門口站了足有半小時。當時心里氣乎乎的,總覺老師故意整我。記得還有一次,我要好的一位同學讓我幫忙替他的作業造句。第二天老師就發現了貓膩,追問之下老實的同學把我供了出來。結果罰站加訓斥讓我好心換來了教訓。這些星星點點的事情還有許多,直到參加工作后,才逐漸理解董老師治學的嚴謹和對學生的一片冰心在玉壺。

當然,老師不只是隨時隨地在修理我們這些小樹滋長出來的枝枝蔓蔓,我們從董老師那里得到的更多的是學業上的教誨和做人的道理。每次作文后,老師在我的作業本上總是圈圈點點,有的地方畫橫杠、有的畫波浪線條,還要附上幾句點評的話語?;蛘咴谖恼碌慕Y尾處指出今后進步的方向。一次寫篇游公園的命題作文,當時正值菊花開放,觀賞后我就在文中這樣描述菊花:“紅的像火,白的如雪,黃的似金”。老師就在這幾句下面用波浪線重重地勾了出來,并寫下贊語。而我的作文還經常被老師拿來在課堂上表揚。老師的鼓勵讓我更加熱愛寫作。也愛不釋手地把董老師批改過的作文本珍藏起來。我想保存好我的每一次進步,記住嚴師對我的孜孜不倦的教誨。當董老師八十大壽那一天,我把珍藏的作文本拿給他看時,真的是給了老師一個大大的驚喜!他的學生竟然還保存著半個多世紀前,他批閱過的早已泛黃的作文本。正是老師的這些教誨和鼓勵,在我的心里播下了熱愛寫作的種子。參加工作后仍不忘記爬格子鍛煉自己。八十年代克服各種困難拿到了高教自學考試《漢語言文學專業》大專證書。不久走上管理崗位,從事企業宣傳思想工作,并擔任了廠報主編。也算圓了自己一個夢想。


下圖為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作文本。里面不僅有董老師對我學習的鞭策鼓勵,還有叫我做人的道理。

董老師治學是嚴謹的。那時一中青年教師不多,董老師即是其中之一。同時的還有后來擔任校長的楊運德老師,他教三、四班的語文課。用現在的話說他們當時都屬于“青年才俊”。董老師給我們講課極有條理,一篇課文在他的手里就像層層剝筍,三下五除二就給你講得明明白白。每當有好的范文、好的章節,老師總是饒有興致地為我們朗讀上一段。老師的嗓音是宏亮的,加上語氣中的抑揚頓挫,那聲音好聽極了。無論是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,還是《最后一課》,抑或《保爾??虏旖稹返鹊让丫?,從老師的口中涌出,那陶醉在文章中的神態,從未從我記憶的底片上抹去。漸漸地不知從什么時候,我開始喜歡和欣賞起老師來。課余的時候是老師和同學們接觸最密切的時候,大家圍著他扯東啦西,而他也放下了老師的“架子”,有時也跟我們開玩笑。老師笑起來的時候是極夸張的,這讓他總是在笑后不得不把眼鏡取下用布揩拭一下,再重 新戴上。當然,老師嚴厲的時候大家都是害怕的。尤其當他眉頭緊皺,一臉嚴肅盯著你的時候,一定是你學習出了問題或是做了調皮搗蛋的事。

   

在淄博一中三年的初中生活,讓我們這一代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。那個年代是學雷鋒的高潮期。董老師要求我們少先隊以小隊為單位,利用星期六去社會上做好事。記得去過街道宣講過時事政治,去過工廠幫助炊事班摘過菜,為烈軍屬老大娘打掃衛生等等。到了附近農村麥收、秋收或是抗旱的時候,董老師帶領全班同學總是積極參加。為了提高大家的作文水平,董老師鼓勵我們勞動后寫日記,談收獲。還有讓同學們難忘的是,董老師每年都會組織全班同學春游,開展一些喜聞樂見的活動。如“抓特務”游戲,讓大家到野外去經風雨見世面。這種活動扮演“特務”時都少不了我,足見老師對我的信任。有一次半夜三、四點鐘我們幾個“特務”就出發了。路上不斷要穿過半人高的麥地,在微弱的星光中摸索前進。十四、五歲的年齡也算鍛煉出了膽量。到了白石洞前面的一座小山上,還要找好草叢埋伏好,等待老師領著大部隊來搜索?,F在回想起來,那種順應青少年天性的活動,就是今天還能讓我們這些古稀老人,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。


下圖為1990年5月,董老師與20級2班學生第一次聚會,在校門口合影留念。

  

三年的初中學業轉眼就結束了。臨到畢業的時候老師找我談了一次話,主要就是勉勵我,因為入團的事情讓我不要氣餒,畢業后到一個新地方要繼續努力。這次談話深深地影響了我,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。當天我還用日記的形式將它記了下來。我想今后不論走到那里,我將永遠記住董老師的教誨。

未曾想到的是,正當畢業升學考試尚未開始的時候,“文化革命”開始了。繼批《海瑞罷官》之后,批判“三家村”很快波及到全國各地學校。旋即“紅衛兵”新生事物的出現,讓學校的文化革命風起云涌。斗爭的矛頭鋪天蓋地向老師涌來。老師成了“黑幫”、特務,一夜之間被游街、戴高帽;校園里五顏六色的大字報開始對準了昔日辛勤耕耘的園丁。揪斗老師被看作是“革命行動”??吹絼e班的同學開始揪斗自己的班主任,班里有個別同學提議,把董振國揪來斗一斗,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呀。有同學覺得好玩就跟著瞎起哄,好啊,快去快去。那時老師們都已靠邊站了,我雖非班干部卻得到大多數同學的信任,說話還是有人聽的。想到董老師年輕有為,又沒有歷史問題。我便出頭攔道:“咱老師不能斗!”看我不同意,幾個同學想想也就罷了。四十七年后,回憶這一段,董老師曾深情地說,讓他倍感欣慰的是,在那段瘋狂的日子里,20級2班的同學們守住了做人的底線,沒有批斗他。當我在入校50年同學聚會上聽到他捎來的這段話,不禁心潮澎湃。在全國各地都在向當年被錯誤批斗的老師道歉的大勢下,我們慶幸沒有批斗我們的恩師。董老師以他光明磊落的教學理念征服了他的學生,而他也理所當然地收獲了學生們的一片愛戴。


下圖:董老師,您的學生熱愛您!

 

我的恩師——董振國先生,現在已是耄耋之年。如今雖是滿頭銀發,但他在我的心中永遠是那付“青年才俊”的模樣。白里透紅的臉龐上,一副高度近視的眼鏡后面,永遠閃爍著一雙睿智的目光。這目光透著威嚴,透著慈祥。年少不諳世事的我,在這里真誠地向董老師說一聲:“謝謝您慈父般恩威之教誨!如果有來生,還要您做我的老師——我永遠的振國先生!

(孫承明)

 (原作2017年10月發表于博山區自媒體公眾號《孝婦河畔》。2023年元月修改。)


下圖為1964年秋季運動會后,全班同學集體照。

感恩老師,感恩母校!

閱讀:
         离婚女人征婚 过夜 电话号码

<b id="gqo11"><s id="gqo11"><optgroup id="gqo11"></optgroup></s></b>

<b id="gqo11"></b>
<b id="gqo11"><s id="gqo11"><optgroup id="gqo11"></optgroup></s></b>